[過得去就好]
近日多了一個口頭禪是「過得去就好」。
從前會覺得要過得好一點,甚至要過得有質感,但是,最近的變化好多,也就對自己、對他人也再鬆一些,自然就總說著,過得去就好。
因為,我過得去,你也要過得去,他也要過得去呀。如果大家都這樣想,豈不是有更多人可以過得去嗎?日子還過得去,心安就一切都好。
口頭禪,本有一種負面的意思,指人不用心領悟,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嘴邊,裝作有思想的模樣,自以為禪理。
演變至今,則是指人有意無意間的話語,像是一個人的標誌,給人的形象或觀感,也反應了心理狀態。
常常想,過於緊繃的人呀,應該要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說「沒關係」、「不要緊」、「差不多就好」諸如此類的語言,一開始會難以出口,但只要一說出去,自己的喉嚨就先鬆了,周遭的氣氛也會變得柔和。
過段時間,就連下巴也鬆弛許多,就更容易開口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內在的一種元素,有利於對治精神過於緊張的毛病。
就像電影《三個傻瓜》的男主角藍丘說:「心很容易害怕的,你得哄哄自己的心,不管碰到多大的問題,你就摸著心,告訴心:一切安好(All is well)。」
放鬆的一開始就讓日子先過得去就好,接下來,讓工作過得去就好,讓家事過得去就好,讓小孩的成績過得去就好,讓你有要求的各種事情,先過得去就好。
其實,也沒有任何人比我自己更在意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了,我又何必死死的、牢牢的、苦苦的緊緊盯著、抓著、捏著不放呢?